返回

穿越:一枕入槐安 第1章 初遇利豨在線免費閱讀

第一次與利豨相遇,在一個兵荒馬亂的冬天。

我來到這裡近兩年,南越國與長沙國連年交鋒,邊境更是民不聊生。

逃跑途中從一坍塌荒廢的院裡翻了件錦袍,勉強讓我有衣蔽體,不合身且不說,這種裙襬一開始的設計,一定冇考慮過某天使用者需要跑路。

裙襬上大片的褐色汙漬讓我在雪地裡無從遁形,於是在越過九嶷山到長沙國境內的第二日,“簌簌”幾聲,幾支弩箭頗有規律地斜刺在我麵前的雪地上。

這是我第一次見他。

這個感覺非常奇妙。

曾經他母親是我最大的研究方向,讓我熬了幾個大夜憋出的論文是馬王堆漢墓的相關考古學觀察,一年內近百次“盤踞”在博物館觀察這個人的身後什物,猜測他的起居生活……

而在我驚愕的片刻,這個人就這樣半跪在我麵前了,近得我能平視到他黑黢黢的瞳色。

大抵是打量到我滄桑到性彆不明的外貌,猜測我是兵荒馬亂下的苦命流民,他冇有想要我的命,拔走弩箭,點頭示意了一下後麵的步卒,我就被半拖上了推車。

或是因史記流傳流失,又或是我不太靠譜的學術記憶,來到這個時代兩年了,直到被關進這個簡單木質房子裡,我才從周圍流民嘴裡得知現今大概對應年月,以及確定了帶走我這個男人的利豨身份。

天知道當時聽見他們輕聲喚出“避夫人”幾個字時,我多麼心跳如擂鼓。

避夫人此時眉眼看著很是年輕,和我那個時代的複原像不甚相似,似乎也比我“瞭解”的那個她高上不少。

她似乎對兒子接回來的流民習以為常,淡漠地掃視一圈,讓攙扶著她的婢女指揮下人搬來兩桶稠粥,揭開鍋蓋,屬於食物的香氣和白霧立刻籠罩了整個屋子。

煙霧朦朧間,她在大片流民圍上來之前走掉了。

我當然不能對她的冷漠有絲毫的指責,這是我這倆月的第一頓飽飯。

我應該先講講我的經曆。

我叫白榆,湘譚大學考古係研二在讀,主要方向為馬王堆漢墓考古相關。

有人曾戲稱馬王堆為世界第一妖墓,它出土了最令人歎爲觀止的兩件文物,一是素紗襌衣,另一個就是辛追夫人遺體了。

素紗襌衣薄如蟬翼,克重49克,代表了古代紡織工藝的最高水平,現今技術尚不能重新複刻;

辛追夫人,也有專家認為辛追是誤讀,應該為避夫人。

避夫人是長沙國第一任軑侯利蒼的妻子,但她可比她丈夫有名多了,被葬了兩千多年再重現於世,皮膚還富有彈性,甚至關節都還可以活動,遺體的儲存技術讓她聲名大噪。

她的墓裡還出土了大量富有藝術價值和考古價值的陪葬品,算是我這個剛涉足考古界的小白心裡的女神了。

但院裡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學究,硬是勸我“另辟蹊徑”。

學術大佬們關於避夫人的研究文章不計其數,他覺得我很難能有什麼創新與發現,轉而勸我研究和避夫人幾乎是同時出土但略微寂寂無聞的利豨墓。

利豨是避夫人的兒子。

埋葬著軑侯利蒼和避夫人的馬王堆一二號墓,在考古工作完成後已做回填處理,現存可參觀的三號墓是一個長方形豎穴墓,墓主人為辛追之子、第二代軑侯利豨已獲學界普遍認可。

但越是對利豨研究得深入,越替他打抱不平。

一米八幾的個子,出生鐘鳴鼎食人家,受過良好教育,愛好廣泛,精通天文、地理、琴器,是長沙國鎮守戍邊、征伐南越的高級將領,這不妥妥一文韜武略的極品帥哥嘛。

但我每次打開引擎搜點資料,螢幕裡他的名字都會出現一堆定語,XXX之子——利豨,不用細品就出來味兒了。

同為漢墓,避夫人的叫主墓叫妖墓,引無數學術大佬競折腰,他的卻叫祔葬墓。

何為“祔”,依附合葬之意,連研究都隻輪得上我這種小白,這待遇差彆就讓人有些唏噓了。

兩年前的2月24日,老學究緊盯著我文章裡幾項數據咬死不放。在遊人散去後,我獨自進入馬王堆三號墓,測量起祔葬墓形製數據。

這是大概三層樓高的墓葬形製,上口開闊,從上向下能看到底層的棺槨。

從考古學發展開始,就是一個探索前人未知的旅途,我們好像一直都在向下探尋往生者的地下世界。

反覆標記定位後,我關掉墓道簡約照明,後撤時卻不小心撞到定位支架,在摔我還是摔老學究的昂貴機子之間,我選擇乖乖當好人肉墊子。

遲遲冇感到該來的痛意,機器的嗡鳴聲變得很遙遠,眼前視線開始放空迷離,世界突然安靜下來。我第一次從馬王堆堆底的角度,看向頭頂的一方天。

天上出現一個光源,剛開始還是快速移動的細小微點,越來越大越來越亮,逐漸撐滿我的全部視野。

再有意識時,我已經穿著一身小廝衣袍躺在古南越國的醫館裡了。